氰化提金的常识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信息来源:本站 | 发布日期:
2017-04-26
| 浏览量:
关键词:氰化提金常识
氰化提金作业过程中,主要应控制好溶液中的氰化物浓度、氧浓度、碱度和完成溶解所需要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终的一个质量,同时整个提金过程一般会分为好几个步骤进行,同时还有一些常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氰化提金常识:
氰化钾生产厂家介绍过程:浸出——矿石中固体金溶解于含氧的氰化物溶液中的过程。洗涤——为回收浸出后的含金溶液,用水洗涤矿粒表面以及矿粒之间的已溶金,以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置换——用金属锌从含金溶液中使其还原、沉淀,回收金的过程。
浸出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氰化物和保护碱两种。
1、氰化物
工业上用于氰化法浸出金的氰化物主要有KCN、NaCN、氰化钙[Ca(CN)2]和氰化铵(NH4CN)四种。在生产中常用的氰化物是NaCN,它是一种剧毒的白色粉末,商品NaCN一般压制成球状或块状。
2、保护碱
氰化提金常识:保护碱主要是为了保持氰化物溶液的稳定性,减少氰化物的水解损失。使碱在氰化浸出中的加入保持在浸出槽或者是氰化原矿的磨矿过程中。当矿石成分复杂,含有一些诸如磁黄铁矿之类对氰化过程有害的矿物时,保护碱在磨矿过程中加入,有利于这些有害矿物氧化或形成沉淀除去。
提金时间控制:
1、在溶解速度方面,与浸出过程接近终点时,金的浸出效率是很低的。到^后,每提取1%的金的成本,可能比回收金属的实际价值还高。
2、在时间方面,如把减少这批原料的^终浸出时间用于处理另一批原料,则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增加原料的处理总量,从而能大人增加金属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