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钠保存方法
信息来源:本站 | 发布日期:
2025-08-26
| 浏览量:
关键词:氰化钠保存方法
氰化钠的保存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以防止其泄漏、分解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具体保存方法如下:
一、储存环境要求
专用库房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和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
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温度控制在25℃以下(夏季需冷却降温),防止氰化钠聚合或分解。
储存区地面需进行防渗透处理,并设置围堰,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防止泄漏扩散。
容器选择
固体氰化钠:采用密封包装(如塑料袋封装后放入密闭塑胶桶或碳钢桶,桶内衬防潮材料)。
液体氰化钠:选用高质量密封容器(如不锈钢容器或厚壁玻璃瓶),避免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反应。
储罐材质需耐碱性,并设有夹套用于冷却。
二、隔离与分类存放
剧毒物品管理
氰化钠属剧毒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于专用仓库或场所,严禁与其他化学品混储。
与酸类、氧化剂、易燃物等严格隔离,避免发生剧烈反应(如与酸反应生成剧毒氰化氢气体)。
相容性原则
互相抵触的物品需分开储存,例如氰化钠与盐酸、硝酸盐、过氯酸、乙醇等必须隔离。
三、安全操作规范
人员管理
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看管人员需具备高度责任心且政治可靠。
领用和配用氰化钠时,至少两人在场,剩余部分必须封存,严禁盗用或挪作他用。
操作防护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
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防止溅洒或泄漏。
四、应急处理准备
泄漏应急
小量泄漏:用干燥砂土或不燃材料覆盖,塑料布包裹后收集至干净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扩大隔离距离,下风向疏散人员;若泄漏至水体,立即组织民众远离污染区域。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使用干粉或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
消防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和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五、定期检查与维护
容器检查
定期检查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设备,防止滴漏或腐蚀。
液体氰化钠储存区需确保通风设备有效运行,避免气体积聚。
库存管理
建立双人登记签字制度,记录领用、消耗和废物处理情况。
储存期限需关注,部分试剂可能随时间变质,需定期核查并妥善处理过期物品。